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没有将科学的企业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是最大的隐患!因此而导致的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不匹配才是“核心痛点”。
我在企业里做安全管理这个角色十多年,只收到过一张整改通知书,不是来自监管部门,而来自于甲方的监督部门。我对这张通知书印象深刻,不仅是唯一的一个,更关键的是这张通知书的奇葩和无奈!
智能制造优良运营管理体系GIMEP(Glob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Excellence Framework)是在智能制造战略背景下、为中国企业领先发展保驾护航而开发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旨在提升科技进步下的可持续管理。
我不禁想,没了赚钱的动力,难道也没有梦想吗?我一直以为社会的发展轨道应该类似西方国家,在没有了生存的压力的时候,就是群体为了梦想奋斗的时代,哪怕这个梦想难以实现!
安全管理历来被诟病的是没有产出,见不到经济效益,然而它真的没有产出吗?
我的回答是策划(P)。策划其实贯穿了我们工作的时时刻刻,运营需要策划、体系建设需要策划、培训需要策划,甚至管理层所作出的决策其实也是策划的一种。那么如何进行策划?策划包括哪些内容?
为深刻吸取常州“1·20”粉尘爆炸事故教训,近期,宣城市宣州区全面启动工贸行业粉尘涉爆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坚决防范遏制工贸行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许多安全从业者都在控诉:管理者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安全管理就是后娘养的?
作为监督者,希望暴露所有隐患,但作为被监督者,害怕隐患的暴露。这就是我说的怪象。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老百姓的日常住行离不开化工产业提供的物资材料。然而至今,安全生产事故已经成了化工企业不可承受之重!一旦发生事故,将面临着固定投资损失、生命损失,环境损失,甚至严重的被停产整顿导致市场份额丢失。
从个体行为可靠性角度看,个体行为是在整个医疗采购流程中发生的,也就是说流程设计给了腐败的空间。个体做出了腐败行为之后,整个流程中没有足够的指标监控,腐败没有被发现就给了腐败者正面强化:好像我的行为不会被发现。
来看看AI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整个社会环境,还有企业环境,已经把一些安全从业人员的手脚完全绑起来,只能在“解决现象”上做功夫,没法在根源上努力。
看刘润的《底层逻辑》,其中一章是讲“流程、制度和系统”,深受启发。以前只是知道什么是流程,什么是制度,但对什么是系统一直比较模糊。
中国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欲)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记得我第一次带队实施一家企业的辅导时,一位车间主任在项目开始后没多久在一次私下聊天时跟我说:“老师,你们的方法没问题,但是在我们这里落不下去,我都已经看到项目结束的时候是什么样了”。
阿德勒说:文化是所有动作的结果,即人类心灵激发身体所做动作的结果。心灵启发我们的动作,身体的发展也需要心灵的指导和帮助。
中国人传统的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执行,这跟咱们几千年帝王统治和儒家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十几亿国人骨子里还是儒家文化的传承,不管国企民企甚至外企当中的中国管理团队都表现出极其强烈地遵从文化
经典不?其实,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大家都没错。然后,就总也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依然在原先的老路上疲惫着应付着,依然在会议室里争吵着,依然在现场指点着,也依然被专家们的“批评”无奈着。
近日,广东省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局公布了一起2021年的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而其中一段关于当事安全员的处罚决定让不少安全从业者瑟瑟发抖
试想下面的场景:马路的正中间放置了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且假设附近没有摄像头,那么问题是:你会遵守信号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