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行为的几个因素(行为决策的“闪躲空间”)
导读
试想下面的场景:马路的正中间放置了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且假设附近没有摄像头,那么问题是:你会遵守信号灯吗?
试想下面的场景:马路的正中间放置了一个临时交通信号灯,且假设附近没有摄像头,那么问题是:你会遵守信号灯吗?
我不是很确定你的答案。但是笔者在全国不少城市的类似场景下发现:超过8成的驾驶员无视了交通信号灯。
笔者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展机理是什么。根据我辅导和管理过的企业中的员工行为来看,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前置条件:员工有决策的“躲闪”空间。也就是说,当一个员工在碰到管理制度内所要求的行为时,大部分人倾向于“节省时间或精力”,因为崇尚走捷径、从众心理、贪图便宜等。
影响行为的因素包括:
自律,或者习惯:他已经具备了某项习惯,他会倾向于习惯;例如驾驶员本身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
后果(负面反馈强化):他会倾向于躲避负面后果。例如,如果有摄像头的话,因为害怕处罚他会停下车。
伙伴影响(从众心理):在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因为有旁人已经停下车他会因为自己的“社会属性”而停下车;也或者旁人违反规则他也跟着闯了红灯。
后果(正向反馈):获得期望的后果,也或者因为旁人的鼓励而停下车。
流程:在这个环节下他没有选择空间。(例如,路口的每条车道都停满了车,他没有空间闯红灯)
基于这样的行为产生机理,我们可以反向推出控制不安全行为的方法:
通过高层领导力的影响以激发自律;
通过培训以激发自律;
通过后果(负面反馈)来杜绝恶意不安全行为;(负面反馈一定要强势)
通过后果(正向反馈)来激发自律;
通过流程来限定所期望的行为,例如作业许可、事故调查、MOC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制度不是流程,流程一定是按照顺序开展的、不能跳过。流程必须像停满车的路口一样,没有躲闪空间。在确定流程时,尽量不给执行流程的人以躲闪空间,否则他依然倾向于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