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方法?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10 发表时间:2025-02-17 09:52:10 标签: 噪声职业病危害

导读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是企业保障员工健康、降低职业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基于《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AQ/T 4276—2016)的管理方法: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是企业保障员工健康、降低职业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基于《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管理指南》(AQ/T 4276—2016)的管理方法:

1. 噪声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价

首先,企业需对工作场所的噪声暴露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劳动者职业暴露的特点。当劳动者职业暴露的噪声强度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0 dB(A)时,应进行噪声职业暴露评估。接着,按照ISO 1999:2013(E)标准,对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失进行定量风险评价。

2. 建立听力保护计划

当劳动者职业暴露的噪声强度等效声级大于等于85 dB(A)时,用人单位应建立有效的听力保护计划。该计划应包括职业暴露评估、工程控制与组织管理、护听器的选择与使用、职业健康监护、危害告知、培训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3. 工程控制与组织管理

企业应优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当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时,可采取隔声、吸声、消声、减振等控制措施。此外,企业可通过调整工作时间、轮换岗位等组织管理措施,降低劳动者实际暴露水平。

4. 护听器的选择与使用

企业需根据噪声水平和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合适的护听器(如耳塞、耳罩),并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同时,定期检查护听器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用品。

5. 职业健康监护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定期对暴露于噪声环境的员工进行听力检查。通过监测员工的听力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听力损失,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6. 员工培训与意识提升

通过培训课程、宣传资料等方式普及噪声危害知识,提升员工的防护意识。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掌握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设备的方法。

7. 监测与持续改进

企业应建立定期噪声监测机制,记录并分析数据,确保噪声水平符合标准。根据监测结果和员工反馈,及时调整控制措施。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噪声职业病危害,保障员工健康,同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