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hse管理体系审核质量?
导读
提升HSE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提升HSE管理体系审核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
增强领导意识,提高重视程度
领导重视是提高内审有效性的关键。从体系模式图也不难看出领导作用的核心地位。只有得到最高管理者的强力推动,这个PDCA循环轮才能有效运转。目前,企业大多数领导都意识到了体系的重要性,基本都能够发挥领导作用,带动全体员工从思想和认识上转变观念。但是,在合理安排审核人员,配置充足的资源等方面还略有不足。特别是在业务和内审争夺资源时,内审作为“临时性任务”往往被忽视。因此提升领导重视程度是改进HSE内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规范内审程序,细化工作流程
规范的工作流程是提高内审有效性的保证。制定详细的内审方案,明确审核目的、范围、计划以及“规定动作”等。其中内审范围不仅要包括体系要素,还要包括以往问题的整改、管理改进事项落实等方面的验证。根据内审的关注重点,合理分配审核时间,保证重点区域、要素得到充分的审核,避免出现审核颗粒度不够、漏项等问题。根据内审员的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合理分配审核项目,避免审核陌生的领域和存在责任关系的业务。明确审核抽样原则及审核记录要求,保证审核记录信息全面、统一和准确。
加强内审员队伍建设,提高内审员能力
内审员是推动企业体系有效运行和保持的重要组织力量。内审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审员的能力,而内审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审员是否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过程方法,是否能准确理解和把握标准要求,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审核工具方法,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和审核追溯的能力。因此,建设一支有能力、有技术、懂专业的内审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策划内审员的队伍建设,提出内审员的数量、人员构成、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需求,选择和发展合适的内审员。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包括审核能力、专业能力等培训。定期开展审核案例学习、分析和分享的讨论,进行审核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交流和总结。特别是一些适宜的工具方法的学习和使用,可以极大提高内审员的审核能力。让实践多、经验丰富的内审员带领和指导新内审员一同审核,聘请外部专家协助审核也是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方法。外部专家在审核实际过程中,寓教于审,将审核经验、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内审员。
提高审核发现问题能力
首先,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内审工作,过程把关,摒弃把内审员当成“乌鸦嘴”的错误思想意识。充分发现问题并从中分析存在的系统性问题,以便持续改进。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审核过程仔细观察现场状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换位思考,这样就会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掌握合理的方法,对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排查,杜绝类似问题重复发生。针对审核追溯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制定专项管理改进方案,安排专业部门进行监督整改。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促进整改积极性。
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
组织各单位安全部门负责体系人员参加HSE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并取证,重点学习审核实施指南和审核标准等指导性文件。通过培训、经验分享、沟通等多种方式向各级领导、管理要素归口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和中外方分包商主要负责人讲解HSE管理体系审核有关知识,以及如何去开展内审工作;更主要是让他们清楚自身履行职责的内容和方式,知道如何接受审核,并率先垂范,推进审核的有序进行。
提升基层单位领导对体系审核工作的认识
提高基层单位领导对体系审核工作的认识,经常在各种会议、工作安排上对海外项目进行要求和强调。同时,将体系审核作为海外项目领导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的一项内容,将审核工作作为一项考核指标,从思想上提高基层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每次开展HSE管理体系审核时,需要认真策划,结合所在国环境和业主要求精心编制可行性强的审核方案,在审核活动总体设计上要明确“没有审核方案不审,没有审核检查表不审,审核员没有培训不审”,确保审核效率;在策划审核方式上,要坚持“审核检查与指导培训相结合,查摆问题与分析原因相结合,宣贯推进与现状分析相结合”,提高审核质量;在审核内容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各类型审核的互补,根据受审核方风险的性质和特点策划审核频次,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全要素审核,辅之以部门的专项审核”,分层次,有侧重,增强审核针对性。
通过上述措施,企业可以有效提升HSE管理体系审核质量,确保HSE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