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要点?
导读
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得到明确,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以下是制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点:
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确保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得到明确,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以下是制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点:
一、承包商选择与管理
企业应明确对外委托项目所需条件,并组织分析、评估发包项目风险和要求。在获得承包商相关信息后,应对承包商的安全资格进行审查,包括资质、资格许可证、安全业绩、安全计划书、安全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有关信息、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员工培训情况以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安全协议
企业与承包商在签订项目承包合同时,应签订安全协议或合同附件,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义务与要求。安全协议应至少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告知、双方工作范围、清晰界定安全责任、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及现场考核规定、事故报告、调查、统计、责任划分的规定等。
三、入厂(场)管理
承包商应持安全协议、承包合同在计划工期前到企业办理开工手续,并提供入厂(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及考核合格书面材料。相关人员应接受企业的入厂安全教育及施工现场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安全教育培训记录由双方签字后备案。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
承包商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五、安全教育培训
承包商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新入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六、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
承包商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时,承包商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
七、变更管理
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包括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等。实施变更前,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并明确受变更影响的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
通过上述要点的实施,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承包商的安全活动,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