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改变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安全文化变革的七种阻力型选手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3 发表时间:2024-02-22 17:27:02 标签: 安全文化建设

导读

作为组织安全文化变革的引导者、推动者、参与者以及见证者,在解决问题时,我站在组织外以更清晰的视角能够看到组织内管理者无法看到、体会到组织内管理者无法感受到的东西,而在推动变革落地时,又能站在组织内与管理者队伍携手努力,是我能够辅导企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作为组织安全文化变革的引导者、推动者、参与者以及见证者,在解决问题时,我站在组织外以更清晰的视角能够看到组织内管理者无法看到、体会到组织内管理者无法感受到的东西,而在推动变革落地时,又能站在组织内与管理者队伍携手努力,是我能够辅导企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改变,是痛苦的。但是不改变,结果更痛苦!

安全文化

在引导组织变革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是8个月到14个月不等),碰到下面七个类型的管理层是大概率事件。注意,不论哪一个类型的管理人员,没有人认为“安全不重要”,相反,他们实际上“把安全做好”都抱有共同的想法,只是在碰到“需要改变”的问题时表现出了极大的阻力。

类型1:“我很忙”

这部分管理人员通常都会和善地跟你沟通,理解和接受你所说的一切必要工作,但是在需要他行动时,他通常以“我很忙”、“我实在太忙了”为借口推脱。也有的实际上的确很忙,你也看不到他有空闲的时候。对这一类管理人员,咨询师最好能够向前迈出一步:瞅准时机跟他约时间,他一定会有空闲的时间,例如团队聚餐。

类型2:“我们公司与其它公司情况不同”

这一类型最常见在企业管理层,特别是一些过分谨慎的管理人员,他们的初衷其实不是不接受变革,而是害怕变革过度对组织管理造成坏的影响。对这一类型的人员,我们要在合适的时机表达清楚咨询师的观点:1)面对危害和风险的时候,地球上所有人的心理反应的一致的。2)至少行业内的风险特点和事故类型是相同的。3)我们会根据企业的不同在某些方面进行定制,不会千篇一律。

类型3:“你们的这些套路我都知道”

他们可能不知道,但也不否认有些人的确知道。通常的做法是灵活地对其知识和认知进行测试。如果他们真的知道,把他们拉到变革的助力队伍中来。而如果不知道,利用他们的“骄傲”,在与其沟通时使用“如你所知道”这样的术语,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认知,让他们从“假装知道”变成“专家”

类型4:“我们必须立刻、马上采取行动”

这一类型的人常常出现在企业最高管理者。他们对于安全问题的态度最为迫切,也最想快速的见到变化:事故率的降低。然而在与这类型人沟通时,咨询师要特别小心被带偏了节奏,沿着他们的思路推动变革。(如果他们的思路是正确的,咨询师可以退场了)必须要与这类人讲明白变革的逻辑、节奏和时机,不能早,也不能晚,必须在看到“小果实”长出来后才进入下一阶段。当然,在不影响整体变革进程的前提下,一些能够快速出效果的项目可以提前上马。

类型5:“就这么干吧”

这一类人是咨询师最喜欢的,他们在组织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是组织内的红人,而且对变革抱有极大的热情,在变革的各个环节都会全情参与,且在执行过程中非常主动的询问和交流,可以说,他们的热情能够极大的带动一部分甚至一部分工作。他们就是组织内的标杆,也是出效果最快的地方。咨询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部分人“闪光”,让其成为灯塔。

但是,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不到效果,他们就会变成变革的最大阻力,原因就是他们对组织的热情和忠诚

类型6:“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这么做的”

世界在变,人也在变,但是做事方法却没有变化,难道这不是安全管理在一个平台期无法扭转的原因吗?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人的认知也要相应的调整。以前汇报隐患靠手填,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让隐患汇报更快速、更便捷。

类型7:“你说的都对,但是你不可能成功”

这种“你说的都对”的潜台词就是:不要浪费时间了。也许他们见过了太多变革不成功的案例,所以对待变革本身不抱任何期望;也许他们对工作失去了热情,只想维持现状。不管怎样,这部分人是最危险的一个群体,但是一旦扭转他们的认知,也会是给予最大支持的人。我的通常做法是单独与其沟通,不是试图去说服他,而是与他做一个约定:3个月后看效果。当他们真的看到效果后,他们会迸发出超乎寻常的力量,成为变革后期一个极大的助力。


在你的组织内,有哪几种阻力型选手?多选
1
2
2
2
3
1
4
1
5
1
6
1
7
2
3 人参与 投票已结束


推动变革者最喜欢的组织类型是:学习型组织,详见安全管理讲故事—学习型组织的安全管理创新能力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