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难点在哪里?
导读
安全责任落实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员工生命健康的关键。然而,将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位并非易事,存在着诸多难点。
安全责任落实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员工生命健康的关键。然而,将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到位并非易事,存在着诸多难点。
双重预防机制落地困难
双重预防机制旨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少挑战。首先,风险辨识与评估不够精准。机械制造行业工艺复杂,设备繁多,涉及多种危险有害因素。企业可能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或缺乏先进的评估工具,难以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例如,一些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可能只关注到常见的机械伤害、触电等风险,而忽略了新设备、新工艺带来的潜在风险。其次,隐患排查治理缺乏长效机制。部分企业虽然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但往往是一阵风式的运动,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对于排查出的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隐患反复出现。
承包商管理存在漏洞
在机械制造企业中,常常会有承包商参与设备安装、维修等工作。承包商管理不善是安全责任落实的一大难点。一方面,承包商资质审查不严。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可能过于注重价格因素,而对其安全资质、业绩等方面审查不够严格。一些不具备相应安全能力的承包商进入企业作业,增加了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对承包商的现场管理不到位。企业与承包商之间的安全责任划分不清晰,在作业过程中,企业对承包商的监督检查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承包商的违规行为。例如,承包商可能为了赶工期,忽视安全操作规程,而企业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制止,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执行中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通常采用统一的教材和模式,没有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员工的需求进行定制。对于机械制造行业的一线员工,他们更需要了解具体的设备操作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但培训内容可能过于宽泛,缺乏实用性。二是培训方式单一。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形式枯燥,员工参与度不高。缺乏实际操作演练和案例分析,员工难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培训的持续性也难以保证,往往是新员工入职时进行一次培训,后续缺乏定期的复训和更新知识的机会。
职业健康管理重视不足
机械制造行业存在粉尘、噪声、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健康管理至关重要。但目前企业在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职业健康防护设施投入不足。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没有为员工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或者防护设施老化、损坏,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职业健康监测不到位。企业没有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缺乏了解。对于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也不及时、不准确,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健康问题。
作业许可管理执行不严
作业许可管理是确保危险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一些企业对作业许可制度不够重视,简化审批流程,甚至不办理作业许可就进行危险作业。作业许可审批人员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对作业风险评估不准确,导致许可审批流于形式。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人员的监督检查也不到位,作业人员可能擅自变更作业内容和方式,增加了安全风险。
安全责任落实是机械制造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克服双重预防机制落地、承包商管理、安全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管理和作业许可管理等方面的难点,才能真正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