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应急管理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
导读
4月2日,应急管理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发布《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赛为HSE微资讯# 04月03日 星期四,工作愉快,生活喜乐!
1、应急管理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矿山、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应全员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
4月2日,应急管理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发布《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提到,从业人员是指被保险人的员工、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等有用工关系的人员,第三者是指除前述从业人员以外的人员。
应急管理部、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明确安责险应当覆盖投保企业全体从业人员,将临时聘用人员、被派遣劳动者等有用工关系的人员纳入从业人员范畴,保险金额实行同一标准,不得因用工方式、工作岗位等差别对待。
2、国家消防救援局定于4月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政策;
4月3日上午,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情况,介绍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相关政策,并回答记者问。
国家消防救援局副局长宋树欣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遏制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以及动火作业等领域火灾多发势头,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经国务院同意,自去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隐患全链条整治、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治理等3个领域专项整治。
3、应急管理部公布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
去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积极推动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内部活力。为进一步广泛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应急管理部近期选取并公布了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4、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会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东局,联合市、县两级监管力量,组织专家对烟台市非煤地下矿山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审计式”帮扶,指导、提升烟台市非煤矿山本质安全水平;
5、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监局陕西局4月1日召开全省矿山安全月研判暨警示教育视频会,通报警示近期全省矿山涉险事故情况,安排部署清明节前后矿山安全防范工作及4月份专家排查重大事故隐患工作;
山东坚持“安全是最优质的营商环境”理念,深化非煤矿山“监管+服务”机制,通过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创新实施“审计式”安全诊断服务,推动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凝聚政企共识、精准治理隐患,以高质量安全监管护航非煤矿山高质量发展。
6、《广东省林业局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要求聚焦重点单位、重点人员和重大事故隐患,严格督促隐患闭环整改,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日前,《广东省林业局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要求聚焦重点单位、重点人员和重大事故隐患,严格督促隐患闭环整改,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持续营造平安稳定的林区环境。
《方案》强调,要坚持“防”字在先、“严”字当头、“实”字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目标引领;坚持源头防控,强化系统治理,做深做实做细全省林业系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推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生产经营单位精准发力、协同联动、全面排查,集中力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攻坚战,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筑牢林区安全防线。
【安全微语】
如果管理逻辑错了,可能隐患排查越多,效果越差。——Go-RISE安全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