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赋能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从爆炸到零事故:某农药厂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改造纪实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12 发表时间:2025-03-11 15:24:53 标签: 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

导读

该农药企业的实践证明,双重预防机制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能够破解传统安全管理“认不清、想不到、管不住”的痛点。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下,企业往往依赖于人工经验和简单的数据分析,难以全面、准确地识别和管控风险。当风险管控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当隐患排查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预防,农药化工这个高危行业正在书写...

引言:安全之殇催生变革

在2023年那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华东地区的化工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浪潮之中。化工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直以来都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然而,化工生产过程中潜藏的巨大风险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猛兽,随时可能爆发。

在这片化工产业的版图上,有一家中型农药企业。这家企业在当地农药市场占据着一定的份额,多年来凭借着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打破了企业原有的平静。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该农药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在硝化反应釜区域,这个被视为生产核心的关键部位,一场危机正悄然降临。由于硝化反应釜温度失控,一系列连锁反应瞬间爆发。巨大的爆炸声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厂区的宁静。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瞬间摧毁了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开来,整个车间陷入了一片火海。从爆炸到零事故:某农药厂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改造纪实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经过紧张而艰难的救援工作,最终确认有3名工人不幸遇难。这场事故不仅给遇难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2000万元。这其中包括设备的损坏、原材料的浪费、停产造成的损失以及对遇难者家属的赔偿等。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组成了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虽然配备了传统的安全系统,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风险分级仅仅流于形式,企业只是按照常规的流程对风险进行了简单的划分,却没有真正深入地分析每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排查过度依赖人工记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漏查和误查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关键报警阈值设置存在5小时的延迟,这使得企业在事故发生前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从而错过了最佳的处理时机。

这场惨痛的事故给农药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管理层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必须进行全面的变革。于是,公司毅然决定开启安全治理数字化转型之路。企业希望通过构建“智能双防”体系,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提高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的蜕变。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农药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企业终于实现了连续3年零事故的目标,风险管控效率提升了300%。这一显著的成效不仅让企业重新找回了安全生产的信心,也为整个农药行业树立了榜样。



一、双重预防机制的数字化重构路径

1.1 风险识别智能化升级

在化工生产领域,风险识别一直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和简单的数据分析,存在着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公司决定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风险识别进行智能化升级。

企业引入了AI辅助HAZOP分析系统,这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分析工具。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学习能力,能够对全厂12套生产装置进行全面、深入的智能风险辨识。

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研发团队收集了10万 + 农药行业事故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各种类型的事故,包括爆炸、泄漏、中毒等。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机器学习,系统能够学习到不同事故的发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在对生产装置进行风险辨识时,系统会自动对装置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它会考虑到设备的运行参数、工艺流程、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而全面、准确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效率。它能够识别出传统方法遗漏的17类新型风险,这些风险包括DCS控制逻辑冲突、尾气处理连锁失效等。这些新型风险在传统的风险识别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它们却可能对生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风险信息,企业建立了动态风险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实时关联设备运行参数,例如将反应釜温度波动与冷却水流量阈值自动匹配。当设备运行参数发生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将其与数据库中的风险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同时,数据库还会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风险变化,实时更新风险信息,确保风险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过引入AI辅助HAZOP分析系统和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农药企业实现了风险识别的智能化升级。这不仅提高了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2 四色风险动态可视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及时、准确地掌握风险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农药企业基于GIS系统绘制了全厂风险四色图,并创新开发了“风险热力图”功能。

GIS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它能够将地理信息与风险信息相结合,直观地展示出全厂的风险分布情况。通过绘制风险四色图,企业将全厂的风险分为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红色表示高风险区域,橙色表示较高风险区域,黄色表示一般风险区域,蓝色表示低风险区域。这样,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风险四色图,快速、直观地了解全厂的风险分布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控措施。

为了实现风险的动态可视化,企业在硝化车间等重点区域部署了5G智能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因素。每30秒,传感器就会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中控系统,中控系统会根据这些数据实时更新风险值。

同时,企业创新开发了“风险热力图”功能。该功能通过颜色的深浅来表示风险的高低,颜色越深表示风险越高。在中控大屏上,实时显示着风险热力图和风险浓度分布情况。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中控大屏,直观地了解各个区域的风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

在2024年,该系统成功预警了6次超温风险。每次预警后,企业管理人员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事故的发生。通过实现四色风险动态可视,公司提高了风险管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3 隐患排查流程再造

隐患排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隐患排查流程存在着效率低下、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农药企业构建了PDCA数字化闭环系统,对隐患排查流程进行了全面的再造。

在隐患排查计划制定阶段,企业根据不同员工的岗位特点和工作经验,通过移动端自动推送个性化检查清单。对于老员工,由于他们对设备比较熟悉,检查清单侧重设备巡检;对于新员工,由于他们对操作规程还不够熟悉,检查清单侧重操作规程。这样,不同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隐患排查,提高了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隐患排查过程中,企业引入了图像识别技术。该技术能够自动比对法兰密封面腐蚀情况,准确率达到了98.7%。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法兰密封面的腐蚀问题,避免了因密封不严而导致的泄漏事故。

在隐患整改阶段,企业建立了“升级督办”机制。当隐患整改超期时,系统会自动触发“升级督办”,提醒相关人员尽快完成整改。在2024年,通过实施“升级督办”机制,企业的隐患整改及时率从68%提升至99%。

通过构建PDCA数字化闭环系统,该公司实现了隐患排查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这不仅提高了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也确保了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关键技术突破与实践

2.1 数字孪生风险推演

在化工生产中,如何准确地预测和应对风险是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药企业搭建了生产工艺数字孪生体,实现了数字孪生风险推演。

数字孪生是一种将物理实体与虚拟模型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搭建生产工艺数字孪生体,企业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生产过程的各种情况,从而准确地预测和评估风险。

在模拟氯化反应失控全过程方面,数字孪生体可以精确计算安全泄放面积。与传统计算模型相比,数字孪生体的计算误差减少了40%。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设计安全泄放装置,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泄放压力,避免事故的扩大。

同时,企业还开发了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该系统可以还原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员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应急演练。通过虚拟现实培训系统,员工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事故的危害,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据统计,经过虚拟现实培训后,员工的应急响应时间缩短了50%。

通过搭建生产工艺数字孪生体和开发虚拟现实培训系统,该公司实现了数字孪生风险推演。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对风险的预测和评估能力,也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 区块链存证体系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安全台账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农药企业运用联盟链技术构建了安全台账。

联盟链是一种区块链技术,它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在构建安全台账时,企业为每个风险管控措施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哈希值是一种数字指纹,它可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通过将哈希值存储在联盟链上,企业可以确保安全台账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联盟链实时调阅分级管控记录。这不仅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审计效率,也确保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据统计,运用联盟链技术后,监管部门的审计效率提升了80%。

通过构建区块链存证体系,该公司确保了安全台账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了监管部门的审计效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3 智能预警决策树

为了及时、准确地预警和应对风险,农药企业开发了多维度预警模型——智能预警决策树。

智能预警决策树根据不同的预警层级,设置了不同的触发条件和处置方式。具体如下:

image

当系统监测到3个参数超设定值时,会触发黄色预警。此时,系统会自动调节相关设备的运行参数,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当系统监测到2类关键指标异常时,会触发橙色预警。此时,系统会启动专家诊断机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当系统监测到安全仪表系统失效时,会触发红色预警。此时,系统会立即执行紧急停车,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开发智能预警决策树,农药企业实现了对风险的及时、准确预警和应对。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管理体系创新

3.1 网格化责任穿透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农药企业建立了“三纵三横”责任矩阵,实现了网格化责任穿透。

纵向划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网格,横向覆盖工艺/设备/电气等专业。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了每一个具体的岗位和人员。

在每个反应釜设置“设备长”,“设备长”负责该反应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时,“设备长”的绩效薪酬与反应釜的安全生产情况挂钩。这样,“设备长”会更加关注反应釜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2024年,通过实施网格化责任穿透,员工主动上报隐患数量增长了3倍。这表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得到了显著提高,安全生产责任得到了有效落实。

3.2 安全绩效数字画像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安全能力,农药企业构建了员工安全能力评估模型,实现了安全绩效数字画像。

该模型整合了培训记录、隐患排查质量、应急演练表现等12维度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系统可以生成个人安全信用分。个人安全信用分可以直观地反映员工的安全能力和表现。

企业将个人安全信用分作为岗位准入的重要依据。对于安全信用分较高的员工,企业会给予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奖励;对于安全信用分较低的员工,企业会对其进行培训和辅导,帮助其提高安全能力。

通过构建员工安全能力评估模型和实现安全绩效数字画像,公司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了员工的安全能力提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3 双重预防文化培育

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农药企业开发了“安全元宇宙”平台,培育双重预防文化。

“安全元宇宙”平台是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平台。在平台上,虚拟安全员24小时在线答疑。员工可以随时向虚拟安全员咨询安全问题,获取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平台还设置了隐患随手拍积分功能。员工可以通过拍摄隐患照片并上传到平台,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可以兑换防护用品等奖励。这一功能激发了员工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此外,平台还建立了“安全创新孵化器”。员工可以在平台上提交技改方案和创新想法。在2024年,平台收获了员工提交的38项技改方案。这些方案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开发“安全元宇宙”平台,农药企业培育了双重预防文化,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改造成效与行业启示

4.1 量化成效

通过实施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改造,农药企业取得了显著的量化成效。具体如下:

image

在风险辨识覆盖率方面,改造前企业的风险辨识覆盖率仅为76%,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漏洞。通过引入AI辅助HAZOP分析系统和建立动态风险数据库,企业的风险辨识覆盖率提高到了99.5%,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潜在风险。这意味着企业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隐患重复率方面,改造前企业的隐患重复率为43%,说明企业在隐患排查和整改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构建PDCA数字化闭环系统,企业实现了隐患排查流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提高了隐患排查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了隐患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改造后,企业的隐患重复率降低到了5.2%,表明企业的隐患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应急处置时效方面,改造前企业的应急处置时效为15分钟,在事故发生时可能会导致事故的扩大。通过搭建生产工艺数字孪生体和开发虚拟现实培训系统,企业提高了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改造后,企业的应急处置时效缩短到了3分钟,表明企业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事故的损失。

4.2 模式创新价值

公司的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改造不仅取得了显著的量化成效,还具有重要的模式创新价值。

企业创建了自己的《数字化双重预防实施指南》。该指南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改造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农药企业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通过推广该指南,有望提高整个农药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形成了“风险算法库 + 智能终端 + 管理平台”三位一体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整合了先进的数字技术,实现了风险识别、预警、管控的一体化。通过应用该解决方案,企业可以提高风险管控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安全生产成本。

此外,企业的安全投入产出比达1:7.3(含事故损失减少及保险优惠)。这表明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改造方面的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减少事故损失和获得保险优惠,企业不仅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还降低了运营成本。



结语:安全治理的新范式

该农药企业的实践证明,双重预防机制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能够破解传统安全管理“认不清、想不到、管不住”的痛点。在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下,企业往往依赖于人工经验和简单的数据分析,难以全面、准确地识别和管控风险。当风险管控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当隐患排查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预防,农药化工这个高危行业正在书写安全发展的新篇章。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