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SG报告编制需收集哪些关键数据?
导读
企业在编制ESG报告时,需围绕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大维度系统性收集数据。以下是关键数据分类及具体内容:
企业在编制ESG报告时,需围绕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大维度系统性收集数据。以下是关键数据分类及具体内容:
一、环境(Environmental)数据
碳排放与能源管理
温室气体排放量(范围1、2、3),包括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及供应链相关排放
能源消耗总量及结构(如化石能源占比、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节能项目投资与减排目标达成进度
资源利用与污染防控
水资源消耗量、循环利用率及废水处理数据
废弃物产生量、分类回收率及危险废弃物处置合规性
空气污染物(如SO₂、NOx)排放数据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土地使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森林砍伐、土地复垦)
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投入及成效(如栖息地修复、濒危物种保护)
二、社会(Social)数据
员工权益与福祉
员工结构(性别、年龄、种族等)及管理层多元化比例
健康与安全指标(如工伤率、职业病防治措施)
培训覆盖率、职业发展通道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
供应链与社区影响
供应商ESG合规审核比例及违规整改情况
社区公益投入(如教育、扶贫项目资金及受益人数)
土著居民权益保护措施及争议事件处理
产品责任与消费者保护
产品质量与安全投诉率、召回事件及处理机制
数据隐私保护措施及信息安全事件统计
普惠性产品/服务覆盖人群(如弱势群体可及性)
三、治理(Governance)数据
治理结构与合规经营
董事会多元化(独立董事比例、性别平衡)及专业委员会设置
反腐败政策执行情况(如举报案件数量、处理结果)
法律诉讼及行政处罚记录(如反垄断、劳工纠纷)
风险管理与透明度
ESG风险识别框架及应急预案有效性
信息披露渠道(如年报、官网)及第三方审计认证情况
股东提案处理流程及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措施
商业伦理与长期价值
高管薪酬与ESG绩效挂钩机制
客户/投资者ESG诉求响应案例
长期战略中ESG整合程度(如低碳转型路线图)
四、数据收集的难点与建议
挑战
范围3排放(供应链)数据获取难度大,需建立供应商协作机制
跨部门数据整合效率低,建议设立ESG专项小组统筹协调
指标标准化不足,需参考GRI、TCFD、SASB等国际框架统一口径
最佳实践
采用数字化工具(如碳足迹计算软件、ESG数据管理平台)
引入第三方审计提升数据可信度,对标行业标杆企业
动态更新数据收集清单,结合政策变化(如欧盟CSRD)调整优先级
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数据收集,企业不仅能满足合规披露需求,更能识别ESG绩效短板,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增强投资者信心与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