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有哪些新标准?
导读
随着职业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标准和变化:
随着职业健康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发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下是一些最新的标准和变化:
1. GBZ 331—202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
这是最新发布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于2024年5月9日发布,将于2025年5月1日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防护用品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它强调了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定义,即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劳动者接触水平、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措施及其防控效果、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技术服务活动。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新要求
新标准中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筛选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它要求根据国家已制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以及劳动者接触时间、接触机会、接触人数和化学物质毒性、使用量及挥发性等综合分析,筛选出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 现状评价方案编制
新标准强调了现状评价方案的编制应按照WS/T 751的要求,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读与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并对其进行技术审核。
4. 职业卫生调查内容的扩展
新标准要求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应包括生产运行状况、总体布局情况、应急救援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建筑卫生学等多个方面。
5. 现状评价报告的新要求
新标准对现状评价报告的编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给出评价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措施。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结论性内容及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
6. 新增的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根据《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工作的通知》(淄卫监字〔2021〕23号),新增加的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需于2021年11月底完成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非新增加的职业病危害严重行业按照三年期限完成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这些新标准对企业来说意味着需要更加严格和细致地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确保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安全,同时也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