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矿业企业如何落实?
导读
在矿业生产活动中,溶解乙炔气瓶的使用较为普遍。因其储存和运输乙炔气体的特殊性,一旦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矿业企业落实《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稳定运营的关键。
在矿业生产活动中,溶解乙炔气瓶的使用较为普遍。因其储存和运输乙炔气体的特殊性,一旦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矿业企业落实《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是保障生产安全、维护员工生命健康和企业稳定运营的关键。
矿业企业要确保采购环节的合规性。在采购溶解乙炔气瓶时,要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商。供应商必须持有劳动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这是其具备合法生产资格的重要标志。企业应严格审查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气瓶的设计文件、检验报告等。这些文件能反映气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程要求。新采购的气瓶,其合格证要齐全且与钢瓶肩部的钢印相符,保证气瓶来源正规、质量可靠。
气瓶的储存管理至关重要。矿业企业应设置专门的溶解乙炔气瓶储存场所,该场所要远离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气瓶因温度过高或遭受电气干扰而引发危险。储存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乙炔气体积聚。气瓶应竖直摆放,这是因为乙炔气瓶内装有溶剂和多孔填料,若水平放置或倾斜,可能导致溶剂流出,影响气瓶的安全性能,甚至引发燃烧爆炸事故。对于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在使用前必须先直立静止 20 分钟,使气瓶内部的物质分布恢复正常。同时,储存场所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在使用环节,矿业企业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使用前,应稍微打开瓶阀除去瓶口的脏物,防止杂质进入减压器和管道,影响气体正常供应和使用安全。安装专用的乙炔减压器时,要确保减压器位于瓶体最高部位,以利于气体顺利流出。安装完成后,仔细检查接头处是否有漏气现象,可使用肥皂水等进行检测。确认无漏气后,再将压力调整到规定值方可使用。当气瓶表面温度超过 40℃时,比如在夏季高温环境或长时间连续使用导致气瓶升温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使用遮阳棚遮挡阳光、用冷水喷淋气瓶等,防止因温度过高引发气瓶内压力急剧上升,从而降低爆炸风险。
矿业企业要重视气瓶的定期检验。根据国家《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对使用过程中的气瓶进行定期技术检验。定期检验可以及时发现气瓶存在的潜在问题,如瓶体是否有裂纹、腐蚀,填料是否有损坏,易熔合金塞是否正常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气瓶检验档案,记录气瓶的检验情况,包括检验时间、检验结果、下次检验日期等信息。对于检验不合格的气瓶,要及时进行处理,严禁继续使用。
气瓶的搬运和运输也不容忽视。在矿业企业中,严禁用电磁起重机、缆绳吊装搬运溶解乙炔气瓶。因为电磁起重机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缆绳吊装可能会因碰撞导致气瓶损坏。当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将气瓶装在专用的胶轮车上,确保气瓶在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运输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固定措施,防止气瓶相互碰撞或因车辆颠簸而受损。
在日常管理中,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让员工了解溶解乙炔气瓶的危险性,熟悉《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各项要求。培训内容应包括气瓶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要点、常见故障处理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矿业企业落实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需要从采购、储存、使用、检验、搬运运输以及员工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溶解乙炔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为矿业生产活动创造安全可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