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隐患如何判定?
导读
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隐患判定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隐患进行判定的关键方法:
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隐患判定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隐患进行判定的关键方法:
一、安全出口符合性判定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2020)规定,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相互独立、间距不小于30m、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若矿井直达地面的独立安全出口少于2个,或者与设计不一致,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二、井巷贯通风险判定
不同矿权主体的相邻矿山井巷相互贯通,或者同一矿权主体相邻独立生产系统的井巷擅自贯通,可能导致通风系统紊乱、入井人员难以有序管理、作业区相互干扰等风险,一旦发生火灾、突水事故,可能蔓延至相邻矿山,因此,存在本条情形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三、现状图纸符合性判定
地下矿山应保存相关图纸,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包括矿区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等。未保存规定图纸,或者生产矿山每3个月、基建矿山每1个月未更新上述图纸,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四、防灭火措施符合性判定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规定,开采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床应采取防火措施。未按设计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采取防灭火措施,发现自然发火预兆,未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五、采空区处理方式判定
未按设计要求的处理方式或者时间对采空区进行处理,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采矿设计应提出矿柱回采和采空区处理方案,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六、地压活动预兆判定
发现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未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大面积地压活动预兆”主要有围岩发响,顶板断裂声加剧等。
七、设备、材料和工艺合规性判定
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或者工艺,即为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八、开采顺序合规性判定
未采用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或者分层开采,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工作帮坡角,或者最终边坡台阶高度超过设计高度,即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通过上述方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可以有效地进行隐患判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