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舱安全技术规范是什么?
导读
氧舱作为特殊的医疗设备,其安全技术规范是确保患者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以下是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和其他相关资料总结的氧舱安全技术规范:
氧舱作为特殊的医疗设备,其安全技术规范是确保患者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以下是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和其他相关资料总结的氧舱安全技术规范:
1. 总则
氧舱安全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氧舱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规定范围内的医用氧舱、高气压舱。
2. 氧舱含义及适用范围
氧舱是指采用空气、氧气或混合气体等可呼吸气体为压力介质,用于人员在舱内进行治疗、适应性训练的载人压力容器。本规程特别适用于医用氧舱,包括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和医用氧气加压氧舱,以及高气压舱。
3. 设计与制造
氧舱的设计和制造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包括材料、设计、制造、安装、监督检验、使用、改造与修理、定期检验等环节的基本安全要求。设计文件中的签署应完整,设计总图应有设计技术负责人或其授权人的批准签字。
4. 安全附件与保护装置
氧舱必须装设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且应符合《容规》和GB12130的有关规定。多人医用氧舱体上的安全阀应选用带扳手的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且舱体上不得装设爆破片。
5. 电气系统安全要求
氧舱的照明必须采用外照明,舱内空调装置的电机及控制装置必须设置在舱外。舱内不得装设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器元件。若因治疗需要进舱的电器,必须选用能够承受舱压的电器,并应在舱外配备电流过载保护装置。
6. 操作程序和方法
操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患者在舱内时,操舱人员不得擅离职守。进舱前需检查氧舱设备及电器控制系统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氧舱必须保证在无故障的情况下才能开舱使用。同时,还需检查氧气气源及加湿装置水量是否充足,操纵台上各加减压和供排氧阀门是否关闭,测氧仪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等。
7. 定期检验和维护
使用单位应组织实施定期自行检查工作,并且记录安全检查情况和问题以及采取的处理措施。制定氧舱年度检查计划,出具年度检查报告,并安排落实定期检验的配合工作。
通过遵循上述安全技术规范,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氧舱的事故隐患,确保氧舱的安全运行。这些规范覆盖了氧舱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各个方面,为氧舱安全提供了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