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有哪些关键点?
导读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最新修订版,为上海市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和行动指南。以下是《条例》的几个关键点: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最新修订版,为上海市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和行动指南。以下是《条例》的几个关键点:
1. 安全风险防控:
《条例》增设了安全风险防控专章,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要求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评估控制和监测工作,并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信息。这有助于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2. 社会共治:
《条例》强调社会共治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运用融媒体手段和平台,增强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升事故预防、自救互救能力。
3. 数字化管控:
《条例》强化了数字化管控,推动“两网融合”,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各类安全生产信息,提升风险识别、研判和处置能力。
4. 新业态和事故隐患:
《条例》将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围,并增加相应的安全生产要求。同时,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其具有作业指令权的劳务派遣人员、灵活用工人员纳入本单位对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
5. 重点环节管控:
《条例》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重特大事故和本市近期有关事故情况,从事故教训中发现薄弱环节、完善监管措施。特别是在变更环节、危险作业环节、外包管理环节、重大危险源环节,增设了制度规范。
6. 生产经营单位的责任:
《条例》重申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并注重生产经营单位全流程规范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7.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条例》要求高危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并鼓励其他行业领域投保安全生产责任险,明确保险公司应当提供事故预防服务。
8. 公益诉讼制度:
《条例》确立了安全生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增加了多项行政处罚、实行单位个人双罚制、实施信用惩戒、拓展行刑衔接。
这些关键点体现了《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创新和加强,旨在提升上海市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