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改变安全
用数据力量驱动管理

如何确保HSE体系的正常运行

来源:深圳市赛为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阅读量:52 发表时间:2022-09-08 17:03:00 标签: HSE体系 HSE管理体系

导读

此篇内容介绍了“如何确保HSE体系的正常运行”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不少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接下来就让小安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

  此篇内容介绍了“如何确保HSE体系的正常运行”的有关知识,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不少企业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接下来就让小安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希望大家仔细阅读,能够学有所成!

  HSE管理体系运行是将传统的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模式向体系管理模式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原管理模式与体系运行要求不符的地方,如何将原有的管理自然转化到体系管理过程中去,也就是体系运行的关键环节。

HSE管理体系

  一个单位在建立HSE管理体系后,体系文件经发布进入运行阶段,体系运行不但是对所编制文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确认,还是对单位整体对HSE管理体系的理解接受程度及最初运行绩效的确定如何提高运行效果,应从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抓起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全员意识,自觉主动地运行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树立“我为人人”的观念,主动自觉地按体系运行的要求去规范自身的活动,进而实现HSE方针与目标。这些意识的形成需加大HSE理念与知识的培训。

  全面彻底地掌握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并清楚地知道消减这些风险的措施。识别与控制风险的能力的提高需通过培训,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2不间断地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做到识别结果的充分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HSE管理体系

  风险控制是HSE体系运行的核心,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则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只有对危害和风险全面识别,并对产生原因进行详尽的分析才可能制订具体的措施来进行风险控制。由于生产活动的连续性和可变性,从而决定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对重大的工程类风险要通过风险分析进行分解提出相应的年度目标与指标,并依此制定管理方案,落实实施计划,责任人等。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隐患治理项目,应依据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评价,确定单位生产活动的高、中、低风险事件,编制本单位《年度风险报告》,并对此报告进行评审,针对其中的危害与风险,提出合理的措施。

  近年来,国家对建设项目、关键装置、重大危险源等加大了管理力度,评价机构也对此作了大量的评价工作,出具了评价报告。这些评价报告为单位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HSE运行需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要求人人参与,所有员工的风险评价能力及对评价方法的掌握都参差不齐,所以评价报告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模板,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应将评价报告中的内容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

  3充分发挥HSE办公室人员和HSE内审员的能动作用

  HSE办公室人员和内审员的组成多为现场实际经验丰富且对单位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了解的人员。他们基本上参与了体系建立的全过程,对体系认知程度深刻,因而在体系的试运行阶段,应充分发挥这些人员的作用。

  4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在本单位管理的尽大范围内,创造HSE有效运行的环境

  4.1落实领导责任制

  管理者的态度、行为对HSE管理的成功实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单位领导对HSE管理体系的重视不能仅仅维系在口头上,还应亲身参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中,只有领导对管理体系充分理解与贯彻,才能真正了解到HSE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内在环境和外部氛围,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善目前与HSE要求不符的环节,创造体系运行的大环境。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单位领导应按HSE职责及时主持HSE管理委员会会议,解决诸如HSE管理职责调整与划分、规范化的HSE管理与原有工作程序的衔接、HISE责任制考核等问题;单位的职能部门的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的HSE职能,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基层单位领导则要发动本单位全体员工,积极开展和参加HSE培训,参加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并针对本单位存在的风险制订切实可行的消减措施,做到人人都清楚本岗位的风险与控制措施,从而在生产活动中时时规范个人的HSE行为,实现全员HSE管理。

  4.2明确管理部门职责与管理权限

  HSE管理体系的运行需各部门全员参与,因此每个职能部门应建立本部门清晰、合理的HSE责任制和工作模式。HSE管理主管部门是HSE办公室,而大多单位的HSE办公室多是临时机构或挂靠在安全环保部门之下,这样的职能部门设置极不利于体系的

  运行,往往形成“都有责任而都不负责”的局面,应成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HSE体系的运行,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体系的记录、监督检查、变更、审核等方面管理工作。

  对于多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也应避免出现“全管又全都不管”有现象,明确各部门职责,进行专业化管理,加要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率。

  4.3强化作业现场的HSE管理

  每个单位有多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风险与危害又具有多样性,现场的HSE管理是决定HSE体系运行绩效的关键因素。

  将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危害与风险进行控制与消减从而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中HSE管理体系运行最佳、也是最直接的目的。现场的HSE管理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的充分性和正确性,这点已在前面论述;二是员工操作的规范性,标准化的施工与规范化的操作也是进行风险控制的关键点。

  同样强化HSE现场管理,需提高员工HSE意识强化操作技能,同时还需加强检查力度,对于安全环境风险较大的施工与操作中,可实行监督管理。

  5信息的高效交流

  交流信息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新法律、法规、标准;新文件要求;风险评价结果;事故及未遂事故的通报与原因分析;检查结果及问题整改等等。

  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交流是HSE管理的全面升的重要因素,HSE管理体系是人人参与的体系,因而体系运行中的信息应及时被全员所掌握,培训、宣传、竞赛、模拟、演练、总结等方式应灵活运用,建立信息交流的高效模式。

  6记录格式的确定

  体系的运行过程中,需大量的记录支持,记录可以为单位有效的管理提供信息,也是体系持续改进的依据。

  HSE管理部门与职能部门多是记录的制订者,这些部门之间,部门与基层单位之间应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将部门间的记录中的重复项合并或简化,同时将下发到基层的记录进行整合,尽可能并减少记录的总量,减少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工作量,也避免记录中项目与实际情况不符、记录格式过于复杂、填写周期过短等问题,从而出现假记录、空记录的情况,与“写我所作、作我所写、记我所作”的体系基本运行要求不符。

  如果出现了上述不合理的方面,部门与部门之间、基层队与基层队之间、基层队与部门之间应及时沟通,职能部门进行认真分析,对记录进行更新,提高记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7结语

  HSE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与其它要素密切相关而又和谐统一,只有将各要素的管理与本单位的实际充分结合,体系的管理职能才能发挥最佳。以上论述的几个环节是大多单位在HSE试运行期间出现普遍问题。在HSE试运行或实施期间,可根据单位的管理现状针对具体的薄弱环节与要素加强管理,从而使体系平衡运行发展。

  “如何确保HSE体系的正常运行”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赛为安全网站,小安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

免责申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消息提示

关闭